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DAY 4
2

撰寫使用者故事 User Story

完成 Persona 後,我開始根據米米這個角色,想像她使用產品的動機與情境,並根據需求來制定產品的功能。
為了更好的理解使用者故事的用法,我上了一堂Udemy的線上課並摘要了筆記,想了解更多 User Story 的用法和細節可以參考這裡

我是使用 Miro 作為使用者故事的白板工具,但用了一陣子後,我更推薦 Whimsical,個人更喜歡它的操作方式。

如同課程中提到的基礎概念,使用者故事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型態,但基本都遵循格式如下:

  • As a: 身為一個…(使用者的身分描述)
  • I want: 我想要…(描述行動或期望)
  • So that: 這樣才可以…(達成某個目的)

課程的建議是,不要想太多,先把故事寫出來就對了!
所以我根據人物誌和最開始的產品製作動機,寫了九個「米米為什麼需要吃吃記帳」的故事,包含時機、理由、背景。
這九個大故事將作為產品的Epic(大型功能故事,或是叫史詩),做為開發的基礎。
九個基礎的使用者故事

或許產品開發到後面,再回過頭來看,會發現有些故事不那麼適合,但是,使用者故事是可以更迭、增減的,所以現在看到的只是「過程」而不是「結果」。

拆分使用者故事

有了Epic後,我需要再把這些故事拆成主要的功能(Features),再依照功能拆到可以直接開發的底層故事(stories),放 Backlog 裡。
這裡先以第一個 Epic 舉例,選擇這個 Epic 也是因為我認為它涵蓋了幾乎全部的核心功能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40915/20168434hEgKaBbxuy.jpg

拆分故事的疑惑

在練習拆分故事的過程中,我遇到了一些疑問,並找到了答案:

  1. 在描述 Feature 和 User Stories 時,需要每一張便利貼都使用「As a… I want…so that…」的格式嗎?
    我認為不需要每個故事都使用「身為…我想要…所以」的格式。完整的格式只要用於 Epic即可,對於比較小的故事,可以直接描述具體的任務和功能。
    不過,我後來在其他課程中,有看到一些團隊選擇保留完整的描述,所以這還是要依照團隊的習慣決定

  2. 拆分完第一個 Epic 後,已經有很多任務可以開始進行。那是否需要等到所有故事拆解完畢後再開始行動呢?
    AI的建議是 不必等所有故事拆完才能開始行動。一旦有 User Stories 拆解到可以放入 backlog ,就可以進行開發和測試了。它的理由是,這種方法可以讓產品快速迭代,靈活調整開發流程。
    不過,我後來覺得如果時間允許,還是建議全部拆完再開始,避免重工和故事需要合併、刪減的情況。

  3. 使用者故事和設定最小可行性產品(MVP)的關係?
    課程中提到,我們可以根據使用者故事所透露的「價值」,來決定哪些是 MVP 的範圍,確保在展示 prototype 時,能夠包含所有核心價值。所以圖中我有標註紅色的「第一階段」的記號。
    只是我後來理解到,MVP 的設定不僅僅參考使用者故事,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,因此會在後面另立一篇討論。

撰寫使用者故事的心得

有了使用者故事的輔助,我對實際需要什麼樣的功能更有信心,並大致理解了產品的範圍。會有這樣的心情,是因為一開始我光有想法時,就把一堆東西塞進 Jira 裡,但填越困惑,不確定自己是否考量了全部的需求?還有這一長串任務,該從哪個開始製作?
等使用者故事梳理完後,我更新了 Jira,終於清楚了整體的架構,看起來清爽很多!

另外,我強烈推薦在撰寫使用者故事的過程,善用 AI 的文字完善功能。有些時候想法很多,要濃縮在一張便利貼上是蠻困難的,而擅長文字的 AI 往往能提供多個可能的選項,精準地抓住我想傳達的意思,非常有幫助!

接下來,我要分析顧客旅程地圖 Customer Journey Map,確定營養師服務和吃吃記帳的服務,它們的體驗和痛點都有被包含在考量裡。


上一篇
3. 吃吃記帳的人物誌 (Persona)
下一篇
5. 吃吃記帳的顧客旅程地圖 (Customer Journey Map)
系列文
用 No-code AI 工具打造產品「吃吃記帳」- 我的 PM 轉職 Side Project14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